七種作用力的整合和暗物質問題
提要
星系外側的旋轉速度較牛頓重力預期的快所以有人提出暗物質的假設來彌補牛頓力學的不足,關於暗物質問題第<2>章有解釋。
https://www.getit01.com/p2017112821900/ 如果引力和距離的一次方或者三次方成反比,能推導出什麼樣的軌道(及其性質)呢?
這篇文章說,作用力與距離一次方呈反比(F∝1/r)的軌道形狀是橢圓進動軌道,橢圓長軸自轉屬於這一類型;作用力與距離的立方呈反比(F∝1/r³)的軌道形狀是螺旋形。按照+1/-0維(質力)→ +2/-1維(旋力)的規律性,正次元恆比負次元大1。
因為從彎數法則的觀點,拐n彎的曲線是n+1維,從負維法則的觀點,拐n彎是-n維,故正次元與負次元結合時兩者表示的共同次元是正次元恆比負次元大1。以下就 1.質力+1/-0維 2.旋力 +2/-1維 3. 重力 ±2維4. 輕力+3/-2維 5.電磁力 拋力+4/-3維6. 強力 +5/-4維 7.弱力 +4/-5維 等七種分別討論:
第《𝟙》章. F∝1/r⁰ -0維 質力(与距离無關, 僅和質量有關的作用力) 星系力 棒旋星系 旋臂螺旋
任意數的零次方等於l,故F∝1/r⁰表示引力只與兩個星系之間的質量乘積呈正比,引力與兩星系之間的距離無關。真實情況,星系之間的關係和大霹靂有關,根據宇宙膨脹說,宇宙膨脹的動能來自於宇宙大暴炸的動能,而且宇宙的形狀是一個膨脹的氣球形,星系的分布落在氣球的表面膜層。
假定氣球的形狀是圓形,任意一個星系它的蹠點和它的距離最遠[圓球表面參考座標上的原點,距離該原點最遠的圓球表面上的另一個點是蹠點],兩者之間的斥力最大,膨脹速度也最高,雖然原點和蹠點星系之間仍有引力,但是遠小於膨脹斥力。
同理可推,距離原點最近的星系,它與原點星系之間的斥力和膨脹速度都是最低的,又因星系之間有引力存在,該引力足以抵消微弱的膨脹斥力,所以原則上任意一個星系和它最近鄰居的星系之間是相互吸引的[例如本銀河系和仙后座星系相互靠攏] 。
宇宙的局部收縮和整體膨脹同步進行,相鄰兩星系之間的引力與距離無關,不會因為膨脹拉長了兩者之間的距離而減弱彼此之間的引力,相反的情況,局部整合的結果,星系的規模會逐漸變大,質量的增加有助於星系之間的吸引力。
依上述原理,宇宙的熵值逐漸變小,和熱力學熵值逐漸變大的結論恰好相反,星系往規模變大,數目變少的趨勢發展,宇宙最後剩下兩個超級星系或大黑洞,它們又因相互靠攏形成大崩墜的命運〔"大崩墜說"資料來源:次元空間理論/天文篇貳/"大崩墜"的宇宙最終命運說〕。
從n+1法則的觀點,+1維是大小不均等的兩個,從共构法則的觀點,-0維是一大一小的兩個質點共构,所以+1和-0維的本質相似,只是大小(巨觀和微觀)的差異;從八和共生的觀點,-0維相當於-8維,+1和-8維之間是八積共生關,所以+1/-0維之間也是八和共生關係,因為任意數[含1] 乘以0,其積是0,0維相當於8維。星系團的基本單元是一大一小的兩個星系,屬於+1維的特徵。
第《𝟚》章. F∝1/r -1維 旋力(與距离一次方成反比的作用力)、 雙曲線
所謂星系暗物質的假說,個人表示不認同。搜尋"行星運動定律四百年"第6頁第六節"非均匀(二維)重力場"有引力和距离一次方成反比的公式和圖片說明。
https://kknews.cc/zh-tw/science/axv82jv.html每日頭條 科學巨變 暗物質之謎己經被解開/圖2
<暗物質之謎己經被解開>圖2有星系旋轉曲線和克普勒運動曲線的比較,星系旋轉曲線拐了一個彎,從"彎數法則"的觀點,它屬於-1維,-1維在個人部落格/天文篇/七种作用力的整合 (二) . F∝1/r -1維 的描述,星系适用第二項引力大小與距离一次方成正比,星系旋轉曲線正好滿足上述理論的要求。
當R值很小時,星系自轉速度就像一個剛體轉動那樣,各處的旋轉角速度都一樣,線速度V隨著距離R的增大而急速上升。我們把星系像剛體轉動的區域叫星系核心區。故日冕流線是剛体,它公轉太陽線速度=太陽自轉線速度。
影片中的圖片關於日冕流線線速度和克普勒運動曲線交會處拐彎了一個急彎,下滑時克普勒運動曲線又拐了一個緩彎,總共拐了兩個彎,符合彎數法則的推論,拐兩個彎是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屬於-2維,太陽系正好就是-2維的結構。
以雙曲線軌道運行的天体是非周期性彗星,這些彗星的近日點很近,和太陽的大气層幾乎擦撞∴是擦撞力,彗星的軌道尚且不穩定,有可能和太陽碰撞。旋力可以解釋為它是擦撞以後的旋轉效應。ㄟ力或擦撞力不限於宇觀,也可以是常觀的。
個人認為暗物質並不存在,事實顯示牛頓力學在星系場合不适用,牛頓力學在原子世界也不能适用,所以問題出在環境因素:形狀和規模大小。地球上的觀察者,本銀河系的恒星呈點狀分布,但是星系的形狀通常是不規則形,大部分的不規則形都可以二維分布來解釋,形狀的變化僅僅因為該星系與觀察者之間有角度的變化。
既然星系的規模,恒星的排列以二維分布為主,在二維空間重力的阻隔效應比三維分布為弱,所以重力衰減率變低,因此假定重力是與距離的一次方成反比,這樣的假定與星系旋轉曲線有符合。
太陽系行星的分布大致在黃道面上,但是小行星和彗星也不限於黃道面,而且太陽系的平面相對於銀河系傾斜大約60°的角度,因為太陽有繞行銀河中心的快速運動,八大行星跟著太陽跑所以它的軌道形狀是柱狀螺旋,柱狀螺旋屬於三次曲線+3維。
星系的寬度是厚度的一百倍,形狀像紙一般薄,所以太陽系應以三維形狀看待,星系才是二維,作用力與距離平方反比例關係适用三維系統,作用力與距離一次方反比關係适用二維系統。
http://activity.ntsec.gov.tw/....../55/pdf/040503.pdf 這篇文章說:棒旋星系若是在遙遠的距離往往難以辨識它的棒旋結構,因而誤判為螺旋星系。所以星系結構可能是以棒旋星系和橢圓星系為主要結構,上述理論便是以此一假設為基礎。棒旋顧名思義就是旋轉棒,旋轉棒的次元屬性-1維。
星際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雙曲線的次元屬性-1維〔參考次元空間理論/波德定律新解及其演生理論/第III章一維對稱和一維變體〕,數學上拐一個彎的曲線是+ 2維,負次元的解釋,拐一個彎的曲線是-1維,這种曲線形狀類似星系自轉曲線的實際值(圖示紅色實線)。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9F%E7%B3%BB%E8%87%AA%E8%BD%89%E5%95%8F%E9%A1%8C 數學上拐兩個彎的曲線是-2維,例如橢圓軌道,克普勒曲線是星系旋轉曲線的理論值,它的左半是紅色實線,右半是藍色虛線,上昇的紅線拐了一個急彎變成下降藍線,下降時拐了一個緩彎,總共拐了兩個彎所以是-2維的曲線,克普勒曲線偏离事實所以星系不适用牛頓力學,星系自轉曲線問題只需接受F∝1/r的理論便能迎刃而解,因為星際彗星屬於星系,它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雙曲線的次元屬性-1維,- 1維就是F∝1/r的模式。
兩個星系擦撞時,被撞飛的星系行進方向和原來星系的行進方向很有可能是鈍張角,即使不考慮撞飛那塊軌跡,兩個星系擦撞,彼此都会改變原來的行進方向,因為擦撞受的是偏力,理論上行進方向的變化角度不大,也就是鈍角形式,鈍角從共构法則的觀點是-1維,符合擦撞力是-1維的說法。擦撞會使星系旋轉,符合旋力是星系盤面旋轉作用力的特性;擦撞是因,旋力是果,星系力的情形恰好相反,星系之間的吸引力是因,對撞是果。
進動橢圓₋₁⁺²₋₂的三角共生次元關係
https://www.getit01.com/p2017112821900/ 如果引力和距離的一次方或者三次方成反比,能推導出什麼樣的軌道(及其性質)呢?
進動有螺旋進動(例如陀螺自轉)、圓形進動(例如地球歲差)、橢圓進動(例如水星公轉) 等多种類型,各种類型的進動可能有它各自的次元屬性,螺旋進動和圓形進動的次元屬性暫且擱置,筆者看法,進動橢圓的次元屬性+2,因為 ₋₁維⁺²維₋₂維 三种次元是三角共生關係,+2是-1和-2的平均次元,進動是周期性運動,次元屬性-1,橢圓次元屬性-2,因此進動橢圓是-1和-2兩兼,平均次元+2。
https://technews.tw/2020/04/17/schwarzschild-precession-s2-star-sgr-a-supermassive-black-hole-general-relativity/#more-591813 S2恆星軌道進動完全吻合廣義相對論 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歐洲南方天文台對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的S2恆星,經過長達27年的觀測,發現S2恆星繞行方式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封閉環狀,而是以橢圓進動的現象不斷的在移動,類似水星圍繞太陽旋轉的軌道。
恆星和銀心的引力屬於旋力-1維,太陽和行星的引力是重力-2維,-1維是拐一個彎的平面(二維)曲線,适合解釋銀河面上運行的恆星軌道,因為銀河盤面巨大,故其繞行軌跡是低曲率也可以認為是鈍張角曲線,雙曲線也是鈍張角曲線它們的次元屬性都是-1。行星繞行太陽是些微的橢圓軌道,此低离心率和低傾角橢圓可以想像是直立的空心管狀被低斜率切割的結果,切割表面是低e和低i橢圓,空心管狀有溝槽形結构,溝槽形從共构法則觀點它的次元屬性-2,符合理論預期。
+2是-1和-2的平均次元所以可以同時並存於兩种不同体系中,在星系,+2維可以解釋為-1和-2維兩兼,-1維是長軸自轉,也就是軌道進動,-2維是橢圓,換言之,星系的+2維是銀心S2恆星的進動橢圓軌道。太陽系的+2維也是-1和-2維兩兼,意指水星軌道的進動橢圓。
火星公軌軌道比較其他行星有較高的离心率,火衛弗伯斯軌道也是略呈橢圓,弗伯斯軌道有185⁰/年的快速進動,所以弗伯斯的軌道是進動橢圓,進動是額外的二次圓周運動,它有周期性故其次元屬性-1,橢圓次元屬性-2,因此進動橢圓的平均次元+2。+2恰好是火星在波德定律的理論次元。
水星軌道進動橢圓的次元屬性+2與水星理論次元-4可以相容,因為水星日距最近,很近的距离次元屬性-1,+2和-1的逆均次元-4,水星在太陽赤道面運行故有+2維特性。或說+2/-4是八積共生關係,它的三角共生次元是-1,⁺² ⁺³ ⁺⁴₋₄⁺⁵ ⁻² ⁻¹。
既然火星和火衛弗伯斯的橢圓軌道是-2維屬性,火星兩顆衛星的軌道是同心圓結构,同心圓又是-2維屬性。弗伯斯軌道半徑是火星赤道半徑的2.76倍,2.76²=7.618≒7.616(根維表-1維的數),某數的平方有意義,該數是-2維的數,某數的平方是-1維的數,該數可以認為-1和-2維兩兼,2.76是兼具-1和-2維兩兼的數符合+2維的特性,因為+2是-1和-2的平均次元。
弗伯斯軌道半徑/火星赤道半徑=2.76≒2.75,分維表2是-1維的數,3是-2維的數,因此2.5是+2維的數,2.75介於2. 5和3之間應屬±2維的數,±2維⇔-2維。弗伯斯公轉周期日數0.3189⁻¹=3.136≒π,倒數是-1維關係表示弗伯斯公轉周期次元屬性-1。弗伯斯軌道半徑是火星赤道半徑的2.76倍,根維表√7.5=2.739是-1維的數,√8=2.828是+1維的數,√7.75=2.784介於兩數之間理應是±1維的數,±1維⇔-1維,√7.5和√7.75的平均值2.7612≒2.7607(弗伯斯軌道半徑/火星赤道半徑),所以弗伯斯軌道半徑/火星赤道半徑=2.7607,此值在根維表是-1維的數,在分維表是-2維的數,弗伯斯的相關數据-1、-2兩兼,平均次元+2符合理論預期。
木衛阿瑪爾塞的軌道進動是142⁰/年算是比較顯著的軌道進動行星的衛星軌道進動資料來源:《天文知識叢書(二)王石安著60~65頁》,進動的次元解釋,套用火衛弗伯斯的模式不管用,阿瑪爾塞軌道半徑是木星赤道半徑的2.536倍,難以查覺此值和+ 2維有何關係,可能因為木星是气態行星扁率高,火星是固態行星扁率低,因此前(後)者的軌道半徑/赤道或极半徑是不(相)同數值,2.76(2.536)是(不)确定值無(妨)礙理論上的推理工作。
但是有其他方法可以証明阿瑪爾塞的次元屬性,木星順行衛星總數21,阿瑪爾塞是內始第3顆,外始第19顆,為了避免重复,內始排序設定為2 .5外始排序設定為18.5,18.5/2.5=7. 4≒7. 416(根維表+2維的數) ,所以阿瑪爾塞的排序次元屬性是+2,符合它的進動橢圓軌道特性。
土衛內始第十顆米瑪斯有一個偏高的离心率米瑪斯也是進動角速度最快的土衛,達到365⁰/年,因為內始7和內始8是直徑一百多公里的小衛星,軌道間距僅差50km,交會時段有互換軌道的情況,因此可以當作共軌衛星,兩顆衛星當作一個軌道,所從米瑪斯的內始排序應該是九,9在根維表和分維表都是±0維的數可以當作隱性次元忽略,√9=3恰為整數故9有+2維的數理,米瑪斯排序+2維符合軌道進動屬於+2維的特性。
引力和距離的一次方成反比,數學上屬於低曲率的曲線,巨大軌道面積、長周期的圓周運動皆屬之,雙曲線軌道亦屬-1維,因為它是星際彗星軌道,星際算是星系的范圍。引力和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數學上的軌道形狀在第5和第6章討論。
第《𝟛》章 F∝1/r² -2維 萬有引力 重力(兩极點的作用力) 同心圓或低傾角低离心率順行橢圓
第壹節 重力
類似強力和弱力,重力也有它的幾何形狀,就是3×3的九宮格,太陽像是九宮格的中心數字,八大行星是它的周邊八個數字。木星是質量最大的行星,重力作用僅次於太陽,木星的北极有類似九宮格形狀的暴風圈,中間位置的暴風圈特別大。https://www.facebook.com/NASA/videos/10156461383976772/ -1 : 16。還有四階魔方數16〔參考次元空間理論/天文篇/第九行星不存在的理由〕。
重力的規模介於銀河旋力和橢圓軌道小行星或衛星之間,适用大號行星的范圍,旋力是+2/-1維,輕力是+3/-2維。規模大小:質力-0維>旋力-1維>重力-2維>輕力+3維>電磁力-3維>強力-4維>弱力-5維。
第貳節 疑點和解釋
根据七种作用力次元變化表,太陽和類地行星屬於日家族,日家族的次元組合是±2維,与負冪徑法則太陽屬於行星級-5維的大小的說法不符,筆者認為兩种說法都正确,結果不同是因為觀點不同,前者是正次元的看法,後者是負次元的看法。理由有以下兩點:
(一) ±2維⇔-2維,這是日家族次元從七种作用力次元變化表得到的結果;負冪徑法則太陽屬於行星級-5維,日家族是+3/-5維,+3/-2維是商冪共生關係,故兩种結果是相容的關係。
(二)負冪徑法則太陽屬於+3維,地球-5維,水星-4維,金星-1維,月球-0維,- 0和-5維、-1和-4維的平均次元都是+ 3維,故+3維和-0~ -5維是日家族的次元組合〔日家族次元組合參考冪空間理論/空間法則/n+1法則/第貳節/丙項〕。+3維的八和共生次元-5維,+3/-5維從差冪共生法則的觀點3-5= -2,故+3/-5維和-2維有相容性或相關性,-2維⇔±2維(七种作用力次元變化表的日家族次元),故兩种結果是相容的關係。
日家族想像是⁺²維₋₂維⁺³維 三角共生關係,右上的+3維是負冪徑法則的次元,太陽和類地行星都是+3維,左邊和下方的太陽+2/-2維(類地行星)是正冪徑法則的次元,這樣會比較容易理解。
第《𝟜》章 F∝1/r² +3維 輕力、高傾角高离心率順行橢圓
重力的代表成員是行星級的大小,輕力的代表成員是小號衛星、小行星或彗星的大小。所謂輕力是一种可以產生變速和變距的力,容易加速或減速,改變日距的一种重力模式。不僅如此,輕力有高傾角、高离心率的傾向,因為高傾角橢圓是+3維的特性,符合輕力的理論次元。
輕力与重力有一項共同點,兩者都屬於萬有引力,F∝1/r²,兩种力的差異點:+2維分布的同心圓軌道(例如行星赤道面附近有一些小衛星走圓形軌道)和低傾角的順行橢圓軌道是重力的特徵。
輕力不僅和重力銜接,也和拋力銜接,輕力與拋力銜接的理由有二:
(一)彗星擁有极強的電荷和磁場,短周期彗星一般屬於輕力天体,這也是輕力和電磁力(拋力) 可以銜接的証据。
(二)等差螺旋軌道屬於拋力,某些周期彗星有長期加速或減速現象,由木星(土星)族彗星→土星(木星)族彗星雙向演化趨勢、長周期的黃道离散天体有彗星級高离心率的傾向,它們通常具有演化(等差螺旋)軌道〔參考維基"黃道离散天体"〕,這就是輕力天体和拋力銜接的証据。因為輕力的規模等級介於重力和拋力之間,所以它具備重力和拋力的雙重性質。
第《𝟝》章 F∝1/r³ -3維 越距電磁力 交流電(質子電流) 馬蹄形 定寬曲線 四尖瓣線 天然拋物線 等差螺旋 潮汐力 磁場中的運動電荷(三极點的作用力) 一次衰變的作用力
第壹節 概說
引力和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數學上的軌道形狀有以下兩种可能:
(一) 等差螺旋軌道
根据維基百科的報告,潮汐力與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例如潮汐力的影響,月球繞行地球的軌道是和緩加速的等差螺旋軌道,海衛崔頓逆行海王星所以是減速的等差螺旋軌道。据此推想等差螺旋軌道可能是引力和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呈現的軌道特性其中之一种。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BD%AE%E6%B1%90%E5%8A%A0%E9%80%9F
(二) 混沌軌道
奇形怪狀的各种軌道,例如穿越地球的小行星2010 SO16的軌跡是馬蹄形,希爾達小行星群的軌道是黑色的三彎曲線。https://wikizhzh.top/wiki/Hilda_asteroid
馬蹄形也是三彎曲線,從數學觀點,-0維是直線形,拐一個彎的曲線是雙曲線-1維,拐兩個彎的曲線是橢圓-2維,拐三個彎的曲線是-3維,拐三(四)彎的曲線可能和等差(比)螺旋有關,此說是個人猜想,目前尚無法証明。本文第6章有謂等比螺旋-4維,据此推理,等比螺旋的單位長度拐四彎,較之等差螺旋單位長度三彎多拐一彎,所以等比螺旋當作運行軌跡則其衰減率明顯較高,符合衰減率:引力和距离四次方成反比>引力和距离三次方成反比的推論。
以拋物線(或接近拋物線)軌道運行的彗星通常會在适當時机形成筆直細長的彗尾,像探照燈(拋物面)的光束形狀。彗星擁有极強的電荷和磁場,此一事實可以解釋為潮汐力、 拋物線和電磁力、螺旋同屬-3維,兩种力的規模大小只相差一級,相鄰規模的兩种力如果具備同樣的負次元是可以整合的。太陽(彗星)是极大(小)天体,類似陽(陰)性電荷屬於大(小)號体積,電荷的運動產生磁,這樣可以說明為何拋物線和電磁力有關聯。
潮汐力與距离的立方成反比,据說月球每年退离地球數公分是因為潮汐力的作用,從外顯法則的觀點可以理解,地月的大小關係是一大一小,表示地球有像月球般大小的核,所以地球具備厚殼籠球形結構,厚殼籠球形是+5維,它的八和共生次元-3維正好是潮汐力的次元。
月球繞行地球公轉是順行所以潮汐力是遠离,反之,海衛崔頓公轉海王星是逆行所以潮汐力是拉近。它是一种阿基米德螺旋,螺旋張角极低,螺旋因為垂直方向的結構鬆弛,可以拉長,拉長的螺旋像是球冠形故屬-3維;极低張角螺旋=阿基米德螺旋≠等比螺旋。
活力公式V²=GM{ (2/r)-(1/a) }又稱為軌道能量守恆方程,表示二體問題中的總能量守恆,軌道上任一點的動能E與勢能U之和為常數(E+U=定值),一般使用在拋擲物体和人造衛星,對於行星和衛星的運動通常不使用活力公式,改用克普勒第二定律,顯然不同規模的場适合不一樣的物理公式,因為拋擲物體和人造衛星的規模較小,它的慣性力差,又有軌道的空氣阻力等衰減問題,∴短期現象和小規模比較适合活力公式。
拋擲物體使用活力公式,因此拋物線屬於活力的曲線,人造衛星通常走阿基米德螺旋(簡稱阿螺軌道)的軌道衰減,類似潮汐力影響的衛星軌道,推想可能拋物線和阿基米德螺旋有關,因為拋物線和拋物面相關,拋物面又和阿基米德螺旋有關聯,理由在上上段有解釋。
拋物線和等差螺旋看似兩种完全不同的曲線,其實不然,拋擲物体和發射火箭都是走拋物線軌道,人造衛星或火箭超越第一宇宙速度時走擴張的漸近螺旋軌道,小於第一宇宙速度時走收縮的漸近螺旋軌道,等於第一宇宙速度時走環繞地球的軌道。
人造衛星環繞地球和天然衛星環繞地球的軌道模式並不相同,以最小的天体彗星和人造衛星比較,彗星屬於輕力天体,它的壽命較長,短期內不致於分裂或消失,而人造衛星壽命只有數年,它是走收縮型漸近螺旋軌道。
因為彗星是自然天体,質量較大,運行空間是太空,零阻力的環境;人造衛星質量較小,容易受到大气層的阻力而減速,所以走阿螺軌道。人造物体繞行地球無論什麼情況都是阿螺軌道,而阿螺軌道其實是拋物線軌道延伸的結果。前者是輕力後者是拋力,這就是兩种力的區則。
拋力(可以作功拋擲物体的作用力)→發電機(媒介)→電磁力,逆程序,電磁力→電動馬達或電磁炮(媒介)→拋力,電動馬達或發電機的雛形是磁場和線圈,也就是電荷和磁場的三极點關係,此關係屬於典型的電磁力(交流電) ,故電磁力→電動馬達→拋力的轉換過程,或它的逆程序拋力→發電機→電磁力的轉換過程,三种要素均屬-3維的性質,既然可以相互轉換,就有理由將拋力和電磁力歸為同類。
目前學界將接触力與電磁力歸為同類是一樣道理,因為拋力也有接触力的意含,取名拋力因為拋物線軌道是該力的典型特徵。±3維的力筆者一般稱呼為拋力而不是電磁力,因為電磁力是比較籠統的稱呼,容易被誤用,例如直流電和光子都和電磁力有關,但是它們並不屬於典型的電磁力(拋力)。典型電磁力是常觀尺度,與任何基本粒子無關,例如光子是基本粒子理應歸類為弱力子,不應歸類為電磁力。
IRAS紅外線天文衛星有一個彗星編號126P,人造衛星是借助火箭"推力"送上太空,屬於拋力-3維,彗星是輕力天体屬於+3維,又彗星近日點附近有高強度的電荷(彗尾帶有某些陽离子電荷的分子)和磁場(彗星靠近太陽時能產生弓形衝擊波也證明了彗星的磁場比較強大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l4kxgl2.html彗星強大磁場形成的原因可能來自於電荷的旋轉或運動)產生,電磁力屬於-3維,故+3維的輕力與-3維的電磁力(或拋力)是可以銜接的。另一方面,輕力+3維又與-2維的重力可以銜接,輕力可以解決電磁力(拋力)和重力落差太大無法銜接的問題。
逆狀況,彗星可能分裂,分裂以後的彗星會由原來的輕力軌道轉變成拋力的漸近螺旋軌道,終於撞上太陽或木星,例如1994年的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撞木星事件。
電磁力屬於一次衰變的作用力,例如電力是電荷在導体中電极分离的狀態,電子的負极和質子的正极分別集中在導體的兩端,作功時電子和質子互滅釋放出能量(光子)和中子,質子+電子→中子+光子,這就是一种衰變過程。
電磁力和弱力共用+4維故典型的電磁力是-3維,典型的弱力是-5維,電磁力屬於一次衰變的作用力可以八和共生法則理解,- 3維的八和共生次元+5維,+ 5維以共构法則的觀點是厚殼籠球(箍球)形,多數情況,衰變前是較大的顆粒,衰變後是較小的顆粒,這意味著較大顆粒原本是箍球形,衰變以後金蟬脫殼內核裸露的結果,故一次衰變和箍球形結构有關,箍球形是+5/-3維,這樣可以解釋為何一次衰變屬於- 3維特性。
第貳節 高空拋力-3維的解釋
波德定律新解及其演生理論/第V章有闡述拋物線-3維的理由。
高空拋力+4/-3維的理由有二:
(一)人造衛星或火箭小於第一宇宙速度時走收縮的漸近螺旋軌道或拋物線軌道,等於第一宇宙速度時走環繞地球的橢圓軌道,從負維法則觀點,橢圓封閉形屬正次元,拋物線有開口屬負次元,拋物線是-3維故橢圓應屬+4維,因為橢圓是-2維〔參考波德定律新解及其演生理論/第IV章第3節橢圓-2維的十三點理由〕,- 2維的八積共生次元+4維,因為橢圓標準式(x²/a²)+(y²/b²)=1可以化成x²b²+y²a²=a²b²,這是四次方程式+4維,它和定義+1維的平均次元2.5維相當於-2維有和橢圓的理論次元符合。
(二)拋擲物体,物体動線是拋物線軌跡,已知拋物線次元屬性-3維,那麼拋物線軌跡-3維和+4維有何關係呢?
+4維可以想像是地球的圓球形,依共构法則圓球和甜甜圈的次元屬性都是+4維,甜甜圈的俯視圖是同心圓屬於-2維,同心圓是甜甜圈的容器,同理,凹球冠形是圓球的容器,球冠形是-3維故圓球和球冠的組合是+4/-3維,甜甜圈和同心圓的組合是+4/-2維。拋擲物体受地球重力牽引循拋物線運行,故重力可以地球的圓球形表示,兩者构成+4/-3維的組合。
星球有足夠重力的情況下方能形成圓球形,故重力與拋物線有關表示+4/-3維的連帶關係。本文第3章重力的歸類是-2維,因為-2維和+4維是八積共生關係,橢圓曲線的數學式亦屬+4/-2維,+4維與-2或-3維都有結合關係,重點是異性次元之間才有結合關係。
第參節 電磁力(推力) -3維的解釋
關於電磁力+4/-3維的証据有二:
(一)導電性最佳的金屬前三名是銀、銅、金,此三元素都是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在負維法則的歸類屬於-3維,因此-3維應該屬於電磁力,周期表銦和鈣的行列平均次元+5維,它們也是面心立方晶格,因為+5/-3維是八和共生關係。
(二)正方形和基爾霍夫定律
"正方形的分割"問題曾經被轉化為等價的"電路問題".通過將小正方形視為電阻, 上下邊分別並聯起來,考慮等勢點, 邊長大小視為電流大小, 利用基爾霍夫電路定律和電路分解技巧來重構這一問題. https://www.xuehua.tw/a/5ec87ff5dd5ce46178bde143正方形是可以四等分分割的形狀,四等分從等分法則的觀點是-3維。
(三) 電磁力+4/-3維可作如是解:電磁力主要是指動電,電流通過導線產生磁場,導線的磁場形狀像是空心圓柱形屬於柱狀同心圓-3維,電流是封閉形回路,從正极往負极流動,柱狀同心圓的封閉形迴路是甜甜圈,甜甜圈的方程式是四次方程式,故電流的封閉形回路是+4維,以上+4/-3維的特徵表示電磁力應屬+4/-3維。
(四) 根据行列法則,從電磁鐵蕊材料可以判斷電磁力的次元屬性。例如電磁鐵蕊材料鐵鎳合金,鐵(鎳)是第八族(行)元素,族(行)次元±0維,列次元+4維,0是惰性次元可以忽略,列次元+4維符合電磁力+4維特性。鋁和矽是電磁鐵蕊材料的添加元素,因為鋁列次元+3維,行次元+5維,平均次元+4維,矽列次元+3維,行次元+4維,平均次元-3維,+4/-3維符合電磁力的次元屬性。
ℚ. 電磁力若是-3維,庫倫靜電定律和磁的庫倫定律均顯示作用力與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維),此又該當如何解釋?
𝔸. 磁的庫倫定律是關於兩塊磁鐵串聯關係的作用力,四個磁极排成一直線。磁鐵通常有兩极性,不同磁鐵之間的吸引力也可以是併聯的,併聯的情況因為有四個极點,作用力与距离的四次方成反比,就平均次元而言,磁极之間的作用力與距离的立方成反比。
庫倫靜電定律是兩個點電荷之間的作用力,庫倫靜電定律和重力都是作用力與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中必有蹊蹺,規模小作用力會因距离增加而迅速衰減,電荷之間的作用力規模比起重力是太小了竟然兩者衰減率是一致的,顯然它忽略了常見的靜電模式:電容器或電池,電容器或電池兩個電极帶有等量的相反電荷,考慮到電場的形狀,每個電极的電荷分布像是圓球形,這种對稱的圓球電荷分布次元屬性-4維。
鋰和鎂是電池材料,鉭是優質電容器材料,電池和電容器的原理相似都是-4維,差別是電池(電容器)有(無)化學反應,鋰、鎂、鉭的行列次元平均值都是-4維,所以電池和電容器的次元屬性都是-4維,因此靜電應該存在-4維的次元屬性,例如電容器兩种金屬片之間隔著絕緣材料,絕緣材料的厚度是電荷兩种极性之間的距离,該距离很短表示衰減率极高應該是一种-4維的力。
庫倫靜電定律适用於常觀或微觀領域,相較於重力的巨觀領域可以推想庫倫靜電定律應該受到較高次元的力(例如-4維的力)所控制,庫倫靜電定律作用力與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這是一种衰減率极低的力,電池或電容器的靜電力,作用力與距离的四次方成反比,它的衰減率极高,同樣的靜電力和-2維、-4維兩种极端衰減率的力有關,靜電力的平均衰減率應取兩者的平均值-3維,作用力與距离的立方成反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p_4nwBB4o 3:05帶電質點在磁場中的運動軌跡,与磁場垂直是圓形,與磁場平行是直線形,與磁場有夾角時是螺旋,影片未提及是什麼形狀的螺旋,筆者看法,磁場的形狀通常假定類似星球的磁場呈圓球形,與磁場平行是0⁰角,與磁場垂直是90⁰角,那麼>45⁰的軌跡形狀是等差螺旋,<45⁰的軌跡形狀是等比螺旋。
想像比較典型的情況,<90⁰而接近90⁰角時是等差螺線形,類似90⁰角的圓形軌道,有一個圓形盤面;>0⁰而接近0⁰角時是等比螺旋形,等比螺線最好想像它是三維結构,所以它是梭形結构,梭形是比較接近直線形的形狀,類似0⁰角的直線形,本文第5章主張等差螺旋是-3維,第6章主張等比螺旋是-4維,兩种螺旋兼具的形狀是電荷在磁場中的運動軌跡,-3和-4維的平均次元+4維,故電荷在磁場中的運動軌跡可以+4維來描述,+4維恰好就是電磁力+4/-3維的分子次元。
第肆節 差均共生法則+4/-3維
+4/-3維屬於空間法則第13條"差均共生法則",差均共生是"差冪共生"和"平均共生"的雙重函意,平均共生的理由請參考空間法則第13條"差均共生法則",差冪共生的理由如下述:
+4/-3維命名為差均共生法則,表示兼具差冪共生和平均共生雙重性質,廣義的差冪共生比較重要的有甲型和乙型差冪共生,所謂的甲型差冪共生是正次元和負次元的絕對值差1,正次元比負次元高一次元,乙型差冪共生是正次元和負次元的絕對值差2,正次元比負次元高二次元,乙型差冪共生通常指+5/-3維的組合,5-3=2,+5/-3維的倒三角共生次元是+2維。
甲型差冪共生有+1/-0維、+2/-1維、+3/-2維、+4/-3維,四种差冪共生的替代名稱:八積共生、三和共生和五和共生平均共生。
甲型差冪共生是正次元和負次元的絕對值差1,正次元比負次元高一次元,它們分別是質力、旋力、輕力和拋力,屬於宇力、巨觀力和常觀力的范圍,最近的質力,例如星系間最近距离動輒數百萬光年,旋力像恆星間距离數光年至數十萬光年,輕力天体例如小行星或彗星日距數個AU~數千AU的范圍,拋力范圍最遠可達數千公里,和拋力相同次元的交流電也能傳遞數百公里的距离,從負維法則的觀點,遙遠的距离是+1維,+1維恰好是質力、旋力、輕力和拋力正次元和負次元絕對值的差,表示很遠的距离,上述事實可以証明差冪共生法則成立。
+4/-3維就差冪性質而言,它理應有+1維特性,例如光源位於焦點的拋物面可以反射光線形成筆直光柱就是拋物面-3維的+1維特性,此+1維可以解釋為正次元和負次元絕對值的差4-3=1,也就是差冪共生的原理。電流可以導線為媒介傳遞至遙遠距离,電流有電气之稱,像費米气体的性質,气態從態維法則的觀點便是+1維,可以擴散至很遠距离,電流屬於電磁力+4/-3維,它的差冪次元+1維就是電流的一种性質。
第《𝟞》章. F∝1/r⁴ -4維 強力 四极磁力(四极點的作用力) 直流電 四突曲線 人工拋物線 等比螺旋 類比彈力
第壹節
𝟙. 低空拋力 -4維
筆者過去一直以為拋力和拋擲物体的運動有關,拋物線是-3維所以拋力應屬-3維,後來因為整合問題重新思考,發覺有誤,拋物線其實並非-3維所獨有,它和-4維也有密切關係。
筆者看法,拋擲物軌跡的次元屬性應該分為高空和低空兩類,高空拋物線通常意指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所以是類似人造衛星的軌跡,人造衛星和天然衛星雖然都是橢圓軌道,但是兩者是有差異的,人造衛星的大小比較接近三体運動的小行星大小,所以兩者的軌道特性是比較類似的,人造衛星軌道有長期減速現象,類似三体運動的小行星軌道有長期加速現象,馬蹄形或三角形軌道就是長期加速的結果。
人造衛星的軌跡比較像等差螺旋軌跡,所以高空拋物線差不多被等差螺旋取代了,雖然被取代,它們的次元屬性還是-3維。低空拋物線才是典型的拋物線,也是常觀的拋物線,所謂的低空拋物線是<第一宇宙速度的拋物線,拋擲物終必落地所以是一种接触力。
彗星、殞石或小行星撞擊行星通常引起暴炸,撞擊之前的軌跡是等比螺旋,暴炸是一种能量釋放,也是接触的結果,換言之,等比螺旋是-4維表示能量釋放与-4維有關,例如原子能是原子核的能量釋放,屬於強力。
𝟚. 等比螺旋 -4維
等比螺旋的形狀如下圖左和下圖右的螺旋形,是一种螺旋直徑快速衰減的形狀,因其縱向結构鬆弛,所以可以拉長,拉長以後的形狀是立体螺旋,類似尖頭螺絲的螺芽形狀,這种形狀是彈簧絲的常見形狀,彈簧絲的彈力极佳表示等比螺旋對應彈力,等比螺旋是-4維形狀所以彈力亦應屬於-4維特性。
黃金比是由五方發展的比例,黃金三角形底角72⁰是圓周角的1/5,從等分法則的觀點,五等分是-4維,故黃金比屬於-4維,矩形黃金比或黃金三角形都和黃金螺旋有關,黃金螺旋屬於等比螺旋,這樣暗示等比螺旋應當屬於-4維。
強力是核力,對應的是等比螺旋軌道,可是原子核未見有等比螺旋的形狀,此又該當如何解釋?
根据第參節的論述,高密度是-4維,類似原子核的狀況,宇宙有一些星体,因為重力塌陷,電子被剝离,星体物質以粒子形式堆積在原子核,形成中子星或黑洞,中子星或黑洞會吸引鄰近星体,鄰近星体以等比螺旋軌道跌入黑洞,這种情況就是高密度物質-4維造成的等比螺旋軌道。
原子核未見有等比螺旋的形狀,宇宙卻有類似現象可以驗證高密度、-4維和等比螺旋的連帶關係,因為重力和強力原本就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只是宇觀和微觀的差異,可能是因為核力的-4維和重力的+2維有八積共生關係的緣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1otRJssks
影片中圓球在重力井的運行軌道是等比螺旋,不像行星的圓形或橢圓軌道,因為實驗器材重力井和圓球的規模小,圓球動量不足;小規模的重力井類似強力井或黑洞井,等比螺旋軌道應該往垂直方向下拉,變成重力井的形狀。故重力井=強力井=黑洞井≠重力場,重力場和重力井的差異以圖片表示如:
https://kknews.cc/zh-hk/science/v3gl4ka.html
重力井的形狀其實是重力場二維形狀延伸至三維的結果,重力場偏重二維形式,規模較大,重力井偏向三維模式,規模較小。重力場相關的軌道形狀是圓或橢圓,重力井相關的軌道形狀是等差或等比螺旋。
彈性膜中間放個大圓球可以做出仿重力場的形狀,因為從負維法則的觀點,變体是負次元,彈性膜可以歸類為二維變体的形狀,屬於-2維⇔±2維,±2維正好是重力的次元。大圓球是+4維,因為+4/-2維有八積共生關係。
𝟛. 彈力 -4維
筆者觀點,強力是類比彈力的性質,理由有以下四點:
(一)膠子通常以柱狀螺旋表示兩個夸克之間的連結形狀,柱狀螺旋是彈簧的形狀,可見強力的性質類似彈力。兩夸克之間的受力受到"夸克禁閉"的約束,夸克禁閉的約束力類似彈簧兩端的夸克受力之狀況。
(二)本節第2項有提及,三維的等比螺旋是-4維的形狀,上段(第一點)又說柱狀螺旋也和-4維的形狀有關。兩种說法並無衝突,因為柱狀螺旋有帶狀曲面的特性,帶狀曲面的次元屬性是-2,-2和-4是偶數緊鄰次元,兩者之間有雷同性質,例如同心圓是-2維的形狀,同心圓組合的甜甜圈是- 4維的形狀,兩种形狀都是二維結构,只是粗細程度不同。同理+2維和+4維是偶數緊鄰次元,圓形是+2維,圓球是+4維,兩者的二維形狀類似。
(三)就尺度而言,強力是原子核尺度,倍率最高的電子顯微鏡亦無法辨識的尺度,彈力是常觀尺度,兩者尺度差異极大,說兩种力有類比關係有何憑據?因為大籃可以裝小籃,兩籃可以合一籃,大可容小,小不能容大,彈力是常觀尺度,彈力的尺度較大,所以只須次元一致,兩者都是-4維,彈力可以出現類似強力的性質,因此廣義的強力應該包含彈力以及低空拋力。
(四)虎克定律是彈簧受力的公式,k(彈性係數) = (重量) M/L (變形長度),此式可以解釋為彈性係數k守恆,亦即M/L守恆,可是巨世界式或微世界式找不到對應的守恆物理量,筆者的解釋是:虎克定律和彈力有關,遵守能量守恆,受力變形的過程儲藏動能K+U(彈性位能) =定值。能量的因次ML²/T²,它與M/L的因次仍有差異,兩者之差異如何解釋?
筆者觀點,質量m的次元屬性+3(有微世界式主過渡元素代表符號m可以舉証,典型主過渡元素是高熔點屬於+3維特性),L²/T² = V²,分子正次元分母負次元所以這是±2維⇔-2維。∴能量mV²是+3/-2維,-2的八和共生次元+6,+3和+6的平均次元4.5相當於-4,因此能量的次元屬性-4,彈簧可以儲存和轉換能量是-4維特性,換言之,彈力是-4維。彈力具有和強力類似的次元屬性,所以彈力歸類為類比強力,廣義的強力除了夸克作用力應該包含彈力。
強力是-4維,強力是原子核內基本粒子的作用力,原子中蘊藏巨大能量的位置在原子核,原子核屬於強力作用范圍,因此能量的次元屬性應屬-4,三大核燃料:鈾233、鈾235、鈽239屬於-4的行列次元或數理在 次元空間理論/物理篇/核燃料的數理解釋 一文有說明。總之,能量是-4維的屬性,屬於強力性質,理由已如上述。
虎克定律M/L是定值,守恆,M是質量+3維,1/L是單位長度-1維,-1的八和共生次元+7,+7和+3的平均次元+5/-3維,與能量的次元屬性不符,因此調整觀念,M質量當作重力單位換算為絕對單位,虎克定律以F/L為定值,受力與變形位移成正比,F= Ma= ML/ T²,∴ F/L= ML/ T²×1/L,分子的L和分母的L互消故F/ L= M/ T²,分子M是質量+3維,分母T²是+6/-2維,+6和+3的平均次元4.5相當於-4維,因此虎克定律F/L =定值,F/L是-4維的次元屬性符合理論預期。
能量的因次ML²/T²,上段的解釋,M是+3維,其實M當作+1維也能解釋,此時ML²是1+2=+3 (維),分母1/T²是-2維,-2的八和共生次元+6,+ 6和+ 3的平均次元4.5相當於-4維,符合能量的次元屬性。問題是質量既當+3維解釋,也能當作+1維,質量到底是幾次元?
筆者看法,質量的平均次元+3,所以質量兼具+1、+3、+5維三重性質。質量+5維的特性如下述:F= Ma= ML/ T²,∴ F/L= ML/ T²,分子M是質量+3維,L是位移+1維,故分子ML是+4維,分母T²是+6/-2維,+6和+4的平均次元+5維。七种作用力次元變化表主張輕力+3維是-0~ -5的平均次元,∴+3兼具+1和+5的雙重次元是有可能的。
ℚ. -3維歸類為電磁力,可是-4維的直流電也是電磁力,此又該當如何解釋?
𝔸. 直流電的功率和規模比交流電遜色多了,直流電是-4維,-4維的維度較高故規模較小,小規模是大規模的子集,大中含小,小不含大,這樣可以解釋為何直流電是-4維卻不歸類為電磁力,例如鈽是核能電池的材料,因為核能與直流電次元屬性相同,都是-4維。筆者有能力舉証電池材料與-4維的數理或行列次元的關係,其他電池材料与-4維之非數理關係不必限制於核力,高密度、兩性元素也是和-4維有關的材料性
第貳節 強力
強力是F∝1/r⁴,形狀的解釋理由有甲乙丙三項:
甲項 夸克
夸克總數32=5 (五味)×2(正反粒子兩种)×3(色荷) +2(第六味頂夸克正反粒子兩种),32比五角24面体的頂點數38少6,五角24面体如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頂夸克極短的壽命使得其來不及在強相互作用力的影響下形成強子,所以頂夸克沒有色荷只有反粒子,因此夸克總數應該是32,一般的說法,夸克總數36筆者認為是不正确的。圖形中間有X1、X2、X3 三個點,取消中間的三個點點可以建立一個白色虛線构成的六邊形平面,它的對蹠點如法泡製,衍生的多面体頂點數38-6=32,變成32個頂點,符合夸克粒子總數,此种衍生多面体是扁球形,環帶結构。
重子和扁平球体的形狀相關,這一點可以理解,因為從共构法則的觀點,圓球+4維,旋轉的圓球,例如巨气行星高速自轉會形成扁平球体,從負維法則的觀點,自轉是運動狀態應屬負次元,故球体自轉是-4維,暗示扁平球体屬於-4維,因為甜甜圈是+4維,扁平球体是甜甜圈的層疊,從共构法則的觀點應屬-4維。例如巨行星的扁率以土星最高,木星次之,木星+4維,土星+5維,平均次元4. 5維相當於-4維,符合扁平球体屬於-4維的說法。
ℚ.若說扁平球体-4維,扁率最高的行星為什麼不是木星±4維而是土星+5/-3維呢?
𝔸 .因為土星有顯著的光環特徵,光環是同心圓結构屬於-2維,土衛有很多類似海伯龍三軸不等長的球体,三軸不等長從"因次冪法則"的觀點是-3維,扁平球体-4維,故土星系統的次元特徵-2、-3、-4維三兼,平均次-3維。
https://kknews.cc/science/oo92bno.html
有以下兩點理由顯示頂夸克與其他五种夸克是不同類型:
1 夸克六味依質量大小排序,相鄰兩個夸克質量比,落差最小的是上夸克和下夸克1:2.136落差最大的是底夸克與頂夸克~1:41.5,次大的是下夸克和奇夸克~1:20.21,底夸克與頂夸克質量落差顯然太大;不僅如此,重子是三种以上夸克的組合,它的質量通常大於夸克,頂夸克質量~173500Mev是最重重子底Ω質量6071Mev的28.6倍,屬於超級夸克的質量,頂夸克的質量是超級質量,所以頂夸克和其他夸克屬於不同類型。
下述方法可以証明頂夸克和底夸克質量之間有斷層:夸克六味有五個間隔,此五個間隔質量比〔根据維基資料〕:下夸克/上夸克=2.136,奇夸克/下夸克=3. 3,粲夸克/奇夸克=12.57,底夸克/粲夸克=20.21,頂夸克/底夸克=41.5,根維表和分維表2.136都是-4維的數,3.3≒3.25(分維表-4維的數),12.57和20.21亦屬分維表-4維的數,2.136和3.3都是根維表第一列的數字,12.57是分維表第二列數字,20.21是分維表第三列數字,41.5是分維表第六列數字,前四數在分維表或同列或鄰列沒有斷層,41.5是分維表第六列數字和20.21是分維表第三列數字有斷層,差了三列,顯然頂夸克與其他夸克質量有顯著落差,因此頂夸克與前五种夸克屬於不同類型,從質量觀點而言,頂夸克像是一种單夸克強子。
2頂夸克極短的壽命使得其來不及在強相互作用力的影響下形成強子,上、下、魅、奇、底五种夸克都能彼此結合形成強子,唯獨頂夸克不能和其他夸克結合形成強子。
強力的次元 |
成員 |
說明 |
+4維 |
𝟙.頂夸克和它的反粒子 𝟚.膠子八种可視為對稱性兩個一組有四組 |
兩個一組有1+ 4= 5組,頂夸克一組,膠子四組,五組強子大小不均 |
-4維 |
上 下 魅 奇 底五种類型夸克和它的反粒子以及色荷粒子總數5×2×3=30种夸克粒子 |
對稱性的五個一組 |
夸克總數32,⁵√32=2恰為整數表示32是+5維的數。原子核是質子和中子的組合,質子和中子各有三种夸克,夸克總數六個,六個一組從n+1法則的觀點也是+5維。
強力-4維的理由
+5/-4維是強力的理論次元,-4維應該解釋為五個一組的對稱性質,強力目前沒有五個一組對稱性的証据,但是其他方面証据是有的,其他証据的理由有以下五點(第三、四、五點是夸克總數32是-4維的理由):
(一)夸克有六种,六個一組大小不一從n+1法則的觀點是+5維,因為每一种夸克都有它的反粒子,故六個一組的對稱性是-5維,上上段說夸克總數32是+5/-3維,-3和-5維的平均次元-4維符合強力的理論次元。
(二)質子、中子、介子三個一組+2維,夸克數質子、中子三夸克,介子兩夸克共八夸克,八個一組從n+ 1法則的觀點是+7/-1維,+2和+7維的平均次元4.5維相當於-4維。
(三) .根据輻維法則,自發裂變SF屬於-4維,放射系列衰變元素的母核种²³²釷、²³³鈾、²⁴²鈽、²⁴⁷鋦&核燃料同位素²³³鈾、²³⁵鈾、²³⁹鈽均屬自發裂變,可以認為是因為它們和鑭系元素的鈰、釹、釤、釓等天然α衰變元素有原子序數差32的周期性關係引起。過渡元素的平均次元+3維,依輻維法則α衰變是-1維,+3/-1維是四和共生關係,故它的三角共生次元是-4維SF衰變。
(四) . 32⁴=1048576,反序數⁴√6758401=50.99≒51,32是鍺的原子序數,51是銻的原子序數,鍺和銻有一共同特徵是凝固反脹的特性,凝固反脹是-4維屬性〔根据冪空間理論\空間法則\八積共生法則\+2/-4維〕,32的四次方,它的反序數四次方根和-4維的元素有關,這樣可以說明32除了+5維,它也是-4維的數。
(五) . 32的反序數⁴√23=2.190≒2.191(⁶⁸鎵M/Z比),鎵的主要同位素是⁶⁹鎵和⁷¹鎵,68是鋅的天然同位素,此值介於鋅和鎵之間的M/Z比,因為鎵的行列次元平均值-4維,鋅的行列次元平均值+5維,介於鋅和鎵之間的M/Z比正好是+5/-4維兩兼的特性,符合強力的次元屬性。鎵、鋅之間的同位素唯有⁶⁸鎵M/Z比是最接近理論值的比例,因為68在分維表是+5維的數,⁶⁸鎵中子數37在分維表是±4維的數,+5/-4維的組合正好符合強力次元。
乙項 膠子和介子
夸克是強作用力的費米子,與強力相關的玻色子是膠子,膠子有八种,它是質量為零的粒子,假定夸克是圓球狀,膠子是連結兩個圓球的棒形物体,棒形物体是筆直的形狀+1維,+1維的八和共生次元-7維,-7維是八等分,此八等分可以八种膠子λ₁、λ₂、λ₃、λ₄、λ₅、λ₆、λ₇、λ₈來解釋。
強力是+5/-4維,從差冪共生法則的觀點,5-|-4|=1,+1維恰好是膠子次元屬性,故膠子的+1維可以支持強力是+5/-4維的說法。介子是-1維⇔±1維,+1維是結合兩個夸克的膠子,-1維是夸克和反夸克組合成的介子。
膠子+1維,夸克-0或-4維,膠子質量0是輕粒子,夸克的質量是電子的2.2~8,180倍不等,屬於重粒子,重粒子(夸克)負次元(-0或-4維),輕粒子(膠子)正次元(+1維),+1/-0維或+1/-4維的組合,一正一負,一重一輕的組合。
丙項 質子
質子-3維,和膠子合併後的次元是+3維,-3維⇔±3維⊃+3維,故質子和膠子合併前後的次元相容,去膠子之前(後)的質子、中子質量差3(5)對它而言都有意義,3和5的平均值4,差4從等差法則的觀點是-3維,故質子的次元屬性是-3維。
四夸克重子由四种大小不一的夸克組成,從n+1法則的觀點是+3維怎麼說四夸克重子是-3維呢?和n、p除外的三夸克重子同樣道理,每一种四夸克重子都有它的反粒子,它的+3維特性可借由對稱性轉換成-3維。
質子是uud,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三個一組大小不一從n+1法則的觀點是+2維怎麼說質子是-3維呢?原來質子還有它的反粒子,反質子壽命极短,質子壽命极長,故質子和反質子從壽命的觀點而言是不對稱的,質子對有uud和反質子(反u反u反d)共六個夸克組成,六個一組大小不一從n +1法則的觀點是+5維,質子是uud,三個一組大小不一是+2維,質子可視為+2和+5維兩兼,平均次元3.5維相當於-3維。
導電性最佳的金屬元素依序是銀、銅、金、鋁,恰好此四元素都是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在負維法則是-3維屬性,從活維法則的觀點,導電性優良的金屬是-3維,本文第5章表明-3維屬於電磁力或拋力和交流電有關,拋力、交流電是有強大作功能力的力,導電性佳有兩种可能,不是電子就是質子的特性,根据第7章弱力的描述,它屬於電子行為,弱力的作用距离是強力的1/1000,很明顯它是一种微觀世界的力,不致於有強大作功能力,因此導電性佳應屬質子的特性,因為質子的次元屬性-3維,電子的次元屬性-5維。
丁項 中子
粒子 |
膠子 |
單一夸克 (頂夸克) |
介子 (雙夸克) |
中子和三 夸克重子 |
質子和四 夸克重子 |
五夸克 重子 |
電子 |
次元屬性 |
+1維 |
-0維 |
-1維 |
-2維 |
-3維 |
-4維 |
-5維 |
ℚ.若說中子-2維,質子-3維,原子核是中子和質子的結合,它的次元屬性應是-2和-3維的平均次元+3維,這樣的推論不符合重子和強力是-4維的看法,此一問題該當如何解釋?
𝔸 .中子和質子內部有膠子,若考慮膠子則問題可以解決,膠子+1維,中子+6/-2維,平均次元3.5維相當於-3維。膠子+1維,質子+5/-3維,平均次元+3維,質子-膠子是+3/-5維,中子-膠子是+5/-3維,兩者平均次元±4維⇔-4維,符合重子和強子的理論次元。
中子的質量是電子的1839倍,1839/3=613(質數),3是1839的兩個質因數其中一個,三等分的趨勢明顯,故從等分法則的觀點,中子應屬-2維。質子的質量是電子的1836倍,1836/4=459,故從等分法則的觀點,質子應屬-3維。
上夸克質量是電子的4.305倍,下夸克總質量是電子的9.20倍,質子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去膠子的質子質量=4.305×2+9.2=17.81(電子質量的倍數),中子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去膠子的中子質量=9.20×2+4.305=22.71(電子質量倍數),22.71-17.81≒5,1839-1836=3,如上上段所言,中子-2維,和膠子合併后的次元是-3維,兩种次元不相容。
兩种次元不相容時有差3屬-2維和差5屬-4維兩個選項,差3屬-2維符合中子質量數可被3整數故-2維的結論,差5屬-4維既不符合中子理論次元-2維,也不符合中子和膠子的平均次元-3維,∴質量差取3,差3從等差法則的觀點是-2維,因此差3屬-2維勝出。
能夠吸收中子的材料,例如釤、銪、釓、鏑、鈥都屬於第六列元素(+6/-2維),鎘是第六行元素(+6/-2維),釔、鋯、鉿、鎘是六方密晶格(負維法則-2維的晶格构造),鋯是不易吸收中子,此一現象可以解釋為中子的次元屬性-2維,故吸收或不易吸收中子的元素也和-2維的次元相關。
中子是udd,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三個一組大小不均等從n+1法則的觀點是+2維怎麼說中子是-2維呢?原來中子有雙粒子傾向,偏愛偶數,這一點從元素的同位素分布情形可以發現,奇(偶)原子序數的元素質量數奇(偶)數者特別安定,然後將豐度偏高的天然同位素的質量數-原子序數,其差值是中子數,無論是奇或偶原子序數,計算的結果都是一樣,中子數通常是偶數,這就是中子的雙粒子傾向,可以中子的對稱性來解釋。
三夸克重子由三种大小不一的夸克組成,從n+1法則的觀點是+2維怎麼說三夸克重子是-2維呢?原來每一种重子都有它的反粒子,除了兩個例外,三夸克中性粒子--中子沒有反粒子和三夸克質子的反質子壽命不對稱,其餘的三夸克重子都有它的反粒子,壽命對等。對稱性是負次元特性,中子和質子除外的三夸克重子和它的反粒子對稱,故n、p除外的三夸克重子,它的+2維特性可借由對稱性轉換成-2維。
三夸克重子自旋1/2的有40個,自旋3/2的有35個,40+35=75,重子總數75個,35和75在分維表是-2維的數,符合質子除外的三夸克重子-2維的屬性。40在分維表是+1維的數,⁵√40=2.0913≒2.0944=2π/3,∴40是+5/-3維的數,+1和+5維的平均次元+3維,+3維和-2維是商冪共生關係,相容。
第《𝟟》章 F∝1/r⁵ -5維 弱力 接触型電磁力 推力 衝力 摩擦力 靜磁力 連續衰變的作用力四极磁場中的運動電荷(五极點的作用力) 電子和光子
第壹節 概說
-3維是越距「電」磁力,-5維是接触電「磁」力。目前學界一般認為:"如果一種物質中的電子都已經配對,沒有未成對的電子,這樣的物質就是抗磁性物質。一種物質中存在未成對的電子,在磁場中能順著磁場的方向產生一個磁矩的物質就成為順磁性物質"。可見電子在磁性中扮演重要角色,雖然電子帶負電荷,也有電學性質,相較質子帶正電荷卻無磁學性質,所以磁學性質是電子所獨有,電學性質是質子所獨有,故筆者將電子歸類為弱力-5維,屬於電「磁」性,微觀尺度;質子或質子-電子的組合歸類為「電」磁力-3維,常觀尺度。電「磁」性的主角是磁,電性是配角,反之,「電」磁力的主角是電,磁是配角,電與磁有共生關係,不太容易單獨分類。
目前學界認為粒子衰變因為弱力引起,微中子是弱力費米子,根据科學人雜誌的報告,微中子有電微中子、渺微中子、陶微中子三种風味,微中子不同質量態在行進時以不同頻率發生改變,經過一段時間後,這個差異便會改變質量態的混合比例,並使微中子變換風味,此過程稱為振盪。如圖:
上圖微中子有兩層結构和四种不同的顏色,我們不妨改變一下看法,假定最重的陶τ微中子有多層結构,是籠球复層(摞箍形),摞箍形比較能夠符合共构法則-5維的形狀。
ℚ. 弱力是一种和衰變有關的作用力,那麼弱力如何使粒子衰變呢?
𝔸. 筆者看法,弱力的性質類似一种微觀的"推力",想像陶τ微中子具有籠球复層(摞箍形)結构,推力可以從摞箍形的外層開始作用,由外往裏剝皮,每剝一層皮,粒子的次層裸露,相當於粒子產生一次衰變,因為粒子是复層結构,可以逐次剝層產生多次衰變,這就是筆者觀點,解釋弱力使粒子衰變的作用机制。
推力可以解釋弱力衰變的机制,所以筆者將推力納入弱力范圍,其中還有尺度上的差異,這個不打緊,彈力納入強力也是類似情形,因為大籃可以裝小籃,兩籃可以合一籃,大可容小,小不能容大,推力是常觀尺度,推力的尺度較大,所以只須次元一致,兩者都是-5維,推力可以出現類似弱力的性質,因此廣義的弱力應該包含推力之類的接触力。
目前學界認為推力是一种電磁力,筆者不以為然,"七种作用力次元變化表"有說明,-3維是越距「電」磁力,-5維是接触電「磁」力,-3維的主角是電,-5維的主角是磁,推力是接触力理應納入電「磁」力,歸屬弱力。目前學界認為電磁力作用距离無窮遠,筆者亦不以為然,交流電是典型的電磁力,高壓輸送有效范圍僅數百公里,极光有效范圍數千公里,迥旋加速器最大直徑數十公里。大概是因為光被歸類為電磁力所以認為電磁力作用距离無窮遠,可是筆者認為可見光不屬於「電」磁力,電流才是電磁力的范圍,電磁波沒有質量,主角是磁不是電,無需介質傳遞,理論上電磁波是電「磁」力和弱力的性質。
問題是可見光有效傳遞距离很遠,可見光歸類為弱力顯然與弱力是微觀距离的性質有違背。筆者的解釋,弱力是-5維,弱力和強力同屬微世界作用力,從負維法則觀點,微世界是負次元的舞台,也就是強力和弱力理論上有強烈的對稱性,尤其是C(電荷)對稱,電荷對稱是相反的對稱性,也可以解釋為反性質的對稱性,強力的反性質對稱可能是指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對稱性,強力是作用距离很短的作用力,它也是作用力最強的力,就是重子之間的吸引力,原子核是密度极高的物質,況且質子之間有正電荷彼此相斥,強力的吸引力必需遠大於正電荷之間的斥力才有可能讓原子核穩定結合,有些類似黑洞,黑洞是极高密度的物質所以有強大的吸引力。
強力屬於微世界作用力所以理應有反向作用的力,這种反向作用的力很可能就是暴炸力,次元空間理論/物理篇/核燃料的數理解釋 一文關於核燃料的性質是以-4維的數理解釋,-4維屬於強力次元,核燃料有製造原子彈的用途,原子彈是一种原子能炸彈,炸彈的暴發力和核吸引力是方向相反的作用力,這是強力的C對稱性。
弱力與強力同屬微世界作用力理應也有C對稱性,弱力的C對稱可能是指光子和弱力玻色子的相反性質,光子的質量是0,弱力玻色子的質量通常很大,W粒子質量是質子的85.7倍,Z粒子質量是質子的97.2倍,希格斯粒子質量是質子的133.3倍,光子作用距离無窮遠,弱力玻色子作用距离是最近的,比中子半徑更短的距离,所以光子和弱力玻色子同屬弱力子卻有兩种极端相反的性質是C對稱屬性。
第貳節 -5維
《甲項》馬約納費米子
所謂的馬約納費米子,中性粒子的反粒子是它自身。中性粒子究竟有無反粒子?筆者認為中性粒子並沒有它的反粒子,但是中性粒子的對偶(或說共构)粒子是可能的,中性粒子有單一中性粒子和對偶中性粒子兩种類型,馬約納費米子=對偶型中性粒子,對偶型中性粒子和正反粒子都屬於對稱粒子,例如電微中子和古柏電子對。
個人觀點,馬約納費米子應該解釋為中性粒子的對偶粒子,不是中性粒子的反粒子,反粒子的條件是電荷相反,壽命落差懸殊,中性粒子不帶電故沒有反粒子,但是可以形成對偶粒子,可以确定的馬約納費米子是左手和右手性電微中子¹¹⁴鎘、¹¹⁶鎘、¹³⁴氙、¹³⁶氙等天然同位素的雙β⁻衰變產生的電微中子可以舉証電微中子是一种對偶粒子。
另一种是古柏電子對,它是對偶粒子,出現在超導材料和低溫物理,但是電子非中性粒子所以它不是馬約納費米子,可是古柏對有資格當作電子的對偶粒子,就像微中子和反微中子是對偶粒子的情形。
《乙項》六個一組的對稱性
-3維是拋力或推力,屬於常觀构造,輕子是微觀构造應屬-5維弱力,那麼輕子有六种,從-5維的觀點該當如何解釋?已知輕子有六种,電子、渺子、陶子都有它的反粒子,假定電微中子是馬約納費米子,μ和τ中微子不是馬約納費米粒子,前者是對稱粒子,後者不是對稱粒子,這樣問題便能解決,完全符合理論預期。
弱力子 |
+3維(四個一組不對稱) |
緲微中子 |
陶微中子 |
Z⁰粒子 |
希格斯粒子H⁰ |
||||
-5維(六個一組的對稱性) |
電子e± |
緲子μ± |
陶子τ± |
W粒子± |
左手性和右手性電微中子 |
光子(可見光的色光互補對稱性) |
|||
光子是波色子,輕子是費米子,兩者有所區別,但是筆者認為光子的質量和性質類似輕子,兩者應該合併。因為光子的+3/-5維特性〔參考冪空間理論/八和共生法則/第伍節+3/-5維〕與輕子的次元特性完全一致,光子和輕子的關係類似頂夸克和其他五种夸克之間的關係,兩者之間雖然屬於不同類型卻具有相同的次元性質,所謂不同類型其實只是有斷層,不連續。
究竟-5維的形狀該當如何理解?筆者認為凡是電子或電子的行為一律屬於弱力-5維,電子在原子中的角色是繞行原子核,電子的軌道有多層結构,同一層結构的電子會有不同量子數,表現的軌道特性也不相同,不至於集中在同一平面,而是三維配置,所以整体而言,電子的分佈像是籠球复層的結构,電子躍遷或衰變會引起籠球層結构的變化所以是-5維,因為從負維法則的觀點,變体屬於負次元,籠球形結构從共构法則的觀點是+5維籠球复層是-5維。
第參節 光子和電子屬於弱力
電子的激發狀態會發光,光是含有六色的互補對稱形式(三原色光+三混色光或三原色+三混色),從等分法則的觀點是-5維,所以電磁波尤其是可見光應屬-5維弱力,目前學界將光子歸類電磁力筆者不以為然。電磁波傳送無需介質,電磁力(電流)的傳送需要介質,兩者是有區別的,電磁力屬於拋力-3維,弱力與電磁力同屬奇次元故易混淆。
電磁力作功能力強大,弱力作功能力薄弱,因為前者是-3維,作用力衰減率∝1/r³規模相對強大,後者-5維,作用力衰減率∝1/ r⁵,規模較小,故兩者從作功能力很容易區別,光的作功能力薄弱應屬弱力,光子是基本粒子的范籌,典型的電磁力屬於常觀物理,与基本粒子無關。
第伍節 弱力玻色子
輕子是-5維,常見的形式質量很小,它屬於弱力子,弱力玻色子質量一般都很大,推想它們都是弱力子,-5維是輕子,-5維的八和共生次元+3維是重弱力子,依n+1法則,+3維有四個,此四個弱力子分別是Z⁰、H⁰、渺微中子、陶微中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8%8C%E6%A0%BC%E6%96%AF%E7%8E%BB%E8%89%B2%E5%AD%90
https://kknews.cc/science/52o5qal.html
一方面因為H⁰(希格斯粒子)沒有反粒子,所以它也是對稱性破缺理應屬於弱力玻色子。再方面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圖形置示,希格斯粒子多數情形參與弱力,與弱玻色子的情形類似,兩者應當屬於弱力子,目前學界未將希格斯粒子歸類為弱力子所以在此特別提醒。
類似情形,膠子+1維,夸克-0或-4維,膠子質量0是輕粒子,夸克的質量是電子的2.2~8,180倍不等,屬於重粒子,重粒子(夸克)負次元(-0或-4維),輕粒子(膠子)正次元(+1維),+1/-0維或+1/-4維的組合,一正一負,一重一輕的組合。玻色子和費米子搭配總是一重一輕,重者若是正(負)次元,輕者必是負(正)次元。
同理可推,光子目前學界的歸類是玻色子,它的質量是0,應該和重費米子搭配,重費米子是夸克,這种搭配不倫不類,也不可能是重玻色子和輕玻色子搭配,唯一的解決方案只有光子當作輕子,光子是輕子的一個成員在本章第壹節/第七段和第參節/"光子和電子屬於弱力的5點理由"有解釋。
第陸節 弱力是連續衰變的作用力
電磁力屬於一次衰變的作用力,例如電力是電荷在導体中電极分离的狀態,電子的負极和質子的正极分別集中在導體的兩端,作功時電子和質子互滅釋放出能量(光子)和中子,質子+電子→中子+光子,這就是一种衰變過程。
電磁力和弱力共用+4維故典型的電磁力是-3維,典型的弱力是-5維,電磁力屬於一次衰變的作用力可以八和共生法則理解,- 3維的八和共生次元+5維,+5維以共构法則的觀點是厚殼籠球(箍球)形,多數情況,衰變前是較大的顆粒,衰變後是較小的顆粒,這意味著較大顆粒原本是箍球形,衰變以後金蟬脫殼內核裸露的結果,故一次衰變和箍球形結构有關,箍球形是+5/-3維,這樣可以解釋為何一次衰變屬於-3維特性。
以上兩段摘錄自電磁力的問答,弱力是連續衰變的作用力又是什麼意思呢?想像渺子、陶子、渺微中子、陶微中子都是籠球复層的結构,第三代的陶子和陶微中子籠球复層的結构又比第二代的渺子和渺微中子有多一層的結构,第一次衰變最外一層脫殼,外始第二層裸露,第二次衰變外始第二層脫殼,外始第三層裸露,如此順序進行可以解釋為何籠球复層結构和連續衰變有關。
根据冪空間理論/物理篇/論衰變鏈名稱和起源/第參節/丁項/圖二鑭系和錒系元素天然α和β⁻衰變的對應關係,衰變鏈母核种是釷、鈾、錼、鈽、鋦五元素,釷是第七列的第四族元素,行列次元平均值(7+4)/2=5.5,5.5維相當於-5維,故釷是衰變鏈母核种可以行列次元來解釋。
鈾是衰變鏈母核种可以數理性質來解釋,因為鈾是第六族元素,6在分維表是+3維的數,+3維的八和共生次元-5維;6在根維表是+5/-3維的數則與理論次元不符,因為釷-鈾系的母核种是²³⁶鈾,中子數144,144在分維表是+1維的數,它與根維表6是+5維數兩者平均次元+3維可與理論次元符合。
錼、鈽、鋦此三元素是母核种沒有個別的-5維解釋方案,可能和它們是人造元素有關,但是從等差法則可以發現它們的-5維特性,例如₉₆鋦和₉₀釷原子序數差6,差6是-5維;₋₀₋₁₋₂⁺³₋₃₋₄₋₅,-0維是+3/-5維的三角共生次元,差1是-0維,₉₂鈾、₉₃錼、₉₄鈽原子序數差1符合-0維特性;差2是-1維,₉₀釷、₉₂鈾、₉₄鈽、₉₆鋦四個α衰變母核种的元素原子序數差2屬於-1維,錼系是β⁻衰變的母核种故不包括在內,故等差法則可以解釋錼、鈽、鋦屬於弱力的次元屬性。
第《𝟠》章 大一統理論
目前電磁力和弱力已經完成統一,是所謂電弱統一理論。強力與電磁力、弱力在基本粒子標準模型中有達成初步統一,但是萬有引力與其他三种基本作用力還是不能統一。筆者主張的力學理論總共七种,不僅統一四种基本作用力而且額外增加質力、旋力和輕力三种作用力。暫且不談質力和旋力,輕力的主張确實可以緩衝重力和電磁力之間的巨大落差。
輕力是+3維,比重力(萬有引力) -2維規模要小,比電磁力-3維規模要大,輕力對應的天体是矮行星、小行星或彗星,軌道特性是高傾角橢圓。電磁力對應天体又符合強力次元,因此低空拋力和彈力是人造衛星,或是迥旋加速器、极光、交流電路系統那樣的規模,前三者都有等差螺旋軌道的特性,所以輕力是介於重力和電磁力之間的規模大小,起著緩衝作用,多少消除一些萬有引力和電磁力規模落差太大無法彌補的斷層問題。輕力是筆者創見,很早就提出,但是長期無人關注,很可惜,既然物理學界一直期待統一四种基本作用力,為何不能採納"輕力"呢?
萬有引力與其他三种基本作用力還是不能統一,筆者觀點,同題癥結是強力和萬有引力無法統一,恰好筆者發現強力和萬有引力是可以統一的,因為萬有引力的次元屬性-2,強力次元屬性-4,-2和-4是緊鄰的偶次元,兩者性質類似,形狀的意義,-2維是同心圓或橢圓,-4維是同心圓的甜甜圈或橢圓形甜甜圈。好比+2和+4維相似,圓形是+2維圓球是+4維。
重力可以認為是一种近距离的萬有引力,接触型重力很有強力的-4維特性,例如低空拋力,拋擲物体必定落地,所以低空拋力是接触型重力,拋擲物体落地釋放能量有些類似原子核自發裂變強力釋放原子能,拋擲物体遵守動能和位能守恆,類似彈力遵守儲藏動能和彈性位能守恆,能量的次元屬性-4在本文第<6>章強力/第壹節/第3項/第四點有解釋。
所以低空拋力和彈力同屬-4維,-4維的低空拋力和彈力可以認為是一种廣義的強力。廣義的強力可以延伸至彈力和低空拋力,低空拋力是一种接触型重力,拋擲物体同樣受制於萬有引力,因此萬有引力與其他三种基本作用力尺度落差太大不能統一的問題可以解決,因為彈力具有類似強力的性質和次元屬性,低空拋力具有類似萬有引力的性質和類似強力的次元。
周期表元素因原子序數增加原子量也遞增,質子數是規律遞增,但是中子數/質子數的比例隨原子序數而遞增,就是較大的原子核需要較多的中子才能保持穩定,中子不帶電,這就意味著強力大小和重子的質量數成正比,所以強力的性質類似萬有引力,與兩個粒子的質量成正比,唯一的差別,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強力和距离的四次方成反比。
萬有引力與其他三种基本作用力目前還是無法統一,筆者認為統一障礙主要在於強力的尺度太小,強力作用距离在10⁻15米,可是第6章強力/第壹節已經討論,低空拋力和彈力的次元屬性和強力同屬-4,而且大籃可以裝小籃,兩籃可以合一籃,大可容小,小不能容大,低空拋力和彈力是常觀尺度,強力是微觀尺度,所以只須次元一致,三者都是-4維,彈力可以出現類似強力的性質,因此廣義的強力應該包含彈力之類的接触力。
低空拋力,包括蘋果落地都受制於萬有引力,萬有引力不僅是巨觀尺度的力,它的影響力及於常觀尺度,傳統的強力是微觀尺度,僅需推廣強力的尺度范圍及於常觀尺度,強力和重力無法統一的問題即可解決,因為上上上上上段已經說明強力和重力的次元屬性-4和-2性質類似,只差重力是與作用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強力是與距离四次方成反比,僅僅是力和距离關係的衰減率產生了變化,兩個質量物体之間的吸引力不變。
【結論】
(1). 質力可以解決宇宙最終命運(大崩墜)的問題。
(2). 引力的阻力[衰減率]和引力的規模恰好相反,是逆順序的大小關係。
(3). 旋力可以解決暗物質的問題,關於星系旋轉曲線的解釋,個人認為暗物質不存在,修正牛頓力學的F∝1/r²,取代方案是F∝1/r。
(4). 輕力可以解決電磁力(拋力)和重力落差太大無法銜接的問題。關於力學,目前學界有一懸而未決的問題是四大作用力:弱力、強力、電磁力可以銜接,但是電磁力與重力(萬有引力)無法銜接,如果添加輕力,此五种作用力就能整合。
(5). 關於基本粒子的次元屬性,目前學界缺少一套整合性理論,筆者創立了許多條空間法則,心想基本粒子的整合性理論應該可以作為冪空間理論的試金石,基本粒子的次元屬性之解釋就是冪空間理論可以派上用場的地方。
(6).電與磁有密切關係,故電磁力被當作一种力,但是弱力-5維其實是一种磁性〔參考冪空間理論/物理篇/電荷和磁場的次元屬性〕,電磁力在本文的分類屬於交流電故電磁力比較接近電力的性質,筆者看法,拋力和電磁力像電力,弱力像磁力,若筆者有權力命名會這麼做,但是命名方面非作者能力所及,只是提出個人看法。
電流是-3維在本文第5章拋力第參節有解釋,因為負次元的對稱性,-3維可以±3維看待,+3維的八和共生次元-5維,-5維是磁性;反之磁性是-5維可以±5維看待,+5維的八和共生次元-3維表示電流。靜電的電荷通常以-0維表示,-0維是+3/-5維的三角共生次元,這樣可以解釋電與磁關係密切的緣故。
(7). 規模或強度大小:質力+1/-0維>旋力+2/-1維>重力±2維>輕力+3/-2維>拋力(電磁力) +4/-3維>強力+4/-4維>弱力+3/-5維。後兩种力是八和共生次元。從旋力開始是三和共生→重力四和共生→輕力五和共生→強力、弱力是八和共生。拋力遵守"差冪共生法則",依循質力、旋力、輕力的模式,正次元比負次元的絕對值大1。
典型的-4維粒子是五夸克重子,強子是夸克組合不是基本粒子,輕子和玻色子才是基本粒子,所以強子,尤其是五夸克強子,它的規模比輕子要大,因此規模大小強力±4維>弱力+3/-5維。
基本粒子、強子、弱力子次元屬性表整合如下圖:
各种夸克數的強子次元解釋 |
||
粒子种類 |
次元 |
說明 |
膠子 |
+1 |
膠子是結合夸克的玻色子,膠子有八种,假定膠子是+1維,+1的八和共生次元-7,-7維是八等分,此八等分可 以八种膠子λ₁、λ₂、λ₃、λ₄、λ₅、λ₆、λ₇、λ₈來解釋。膠子質量0是中性粒子不帶電,這一類粒子是隱性角 色,討論帶電粒子的情況應該忽略膠子,僅在討論中性粒子時才納入膠子。 |
單夸克 (頂夸克) |
±0 |
頂夸克極短的壽命使得其來不及在強相互作用力的影響下形成強子,∴頂夸克沒有色荷只有反粒子。下 述方法可以証明頂夸克和底夸克質量之間有顯著落差,夸克六味質量比:下夸克/上夸克=2.136,奇夸克/下 夸克=3.3,粲夸克/奇夸克=12.57,底夸克/粲夸克=20.21,頂夸克/底夸克=41.5,3.3-2.136=1.164, 12.57-3.3= 9.27,20.21-12.57=7.64, 41.5-20.21=21.29,從落差比可以發現頂夸克質量特別偏高,與其他夸克之間有斷層, 而且它是唯一沒有色荷的夸克,因此頂夸克與前五种夸克屬於不同類型,∴頂夸克是單一夸克,一個從n+1 法則觀點是+0維,從等分法則觀點是-0維。 |
雙夸克 (介子) |
-1 |
介子是-1維有以下兩种情況:𝟙.夸克和反夸克組合成的介子屬於鏡像對稱性質∴是-1維.𝟚.介子是雙夸克 強子,介子有帶電和中性介子兩种,帶電介子的次元理應忽略不帶電的膠子,兩個夸克大小不均從n+1法則 觀點是+1維.中性介子的次元應該納入不帶電的膠子,三种粒子大小不均從n+1法則觀點是+2維,+1和+2 的平均次元-1, -1正好符合介子的理論次元。 |
三夸克 重子 (中子) |
-2 |
中子的質量是電子的1839倍,1839/3=613(質數),可以三等分的數字從等分法則的觀點,中子應屬-2維。ℚ. 若說中子-2維,質子-3維,原子核是中子和質子的結合,它的次元屬性應是-2和-3維的平均次元+3維,這樣 的推論不符合重子和強力是-4維的看法,此一問題該當如何解釋?𝔸.中子和質子內部有膠子,若考慮膠子 則問題可以解決,膠子+1維,中子+6/-2維,平均次元3.5維相當於-3維。膠子+1,質子+5/-3,平均次元+3,質 子-膠子是+3/-5維,中子-膠子是+5/-3維,兩者平均次元±4維⇔-4維,符合重子和強子的理論次元。能夠吸 收中子的材料,例如釤 銪 釓 鏑 鈥都屬於第六列元素(+6/-2維),鎘是第六行元素(+6/-2維) ,釔 鋯 鉿 鎘 是六方密晶格(負維法則-2維的晶格构造),鋯是不易吸收中子,此一現象可以解釋為中子的次元屬性-2維, 故吸收或不易吸收中子的元素也和-2維的次元相關。中子是三夸克的組合,三個一組大小不均等從n+1 法則的觀點是+2維怎麼說中子是-2維呢?理由有以下2點:𝟙.∵中子有雙粒子傾向,偏愛偶數,這一點從元 素的同位素分布情形可以發現,奇(偶)原子序數的元素質量數奇(偶)數者特別安定,若將豐度偏高的天然同 位素的質量數-原子序數,其差值是中子數,無論是奇或偶原子序數,計算的結果都是一樣,中子數通常是偶 數,這就是中子的對偶性,中子可借由對偶性將+2維特性轉換成-2維.𝟚.中子是三夸克的中性粒子,∴n+1法 則應該納入電荷中性的膠子一併計算,四個一組大小不均是+3維。中子有對偶性故為3×2=6夸克的組合, 加上一個膠子總共七個成員,七個一組是+6/-2維, 6/2的商冪共生次元+3, +3恰好是三夸克中子的次元屬 性,∴中子是-2維成立。 |
四夸克 重子 或質子 |
-3 |
質子的質量是電子的1836倍,1836/4=459=3³×17(a³×b類型,因次冪法則-3維的數) ,從等分法則觀點,質子和 1/4以及-3維的數有關應屬-3維。質子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三個一組大小不一從n+1法則的 觀點是+2維怎麼說質子是-3維呢?∵質子還有它的反粒子,反質子壽命极短,質子壽命极長,故質子和反質 子從壽命的觀點而言是不對稱的,質子對有uud和反質子(反u反u反d)共六個夸克組成,六個一組大小不 一從n +1法則的觀點是+5維,質子是uud,三個一組大小不一是+2維,質子可視為+2和+5維兩兼,平均次元 3.5維相當於-3維,膠子不帶電,質子帶正電,∴質子的次元可以忽略膠子。導電性最佳的金屬元素依序是銀 銅 金 鋁,恰好此四元素都是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在負維法則是-3維屬性,從活維法則的觀點,導電性優 良的金屬是-3維,本文第5章表明-3維屬於電磁力或拋力,弱力的作用距离是強力的1/1000,很明顯它是一 种微觀世界的力,不致於有強大作功能力,因此導電性佳應屬質子的特性,因為質子的次元屬性-3維,電子的 次元屬性-5維。四夸克重子由四种大小不一的夸克組成,從n+1法則的觀點是+3維怎麼說四夸克重子是-3 維呢?∵四夸克重子有帶電和中性兩种,帶電四夸克重子是四個一組+3維,不含膠子.中性四夸克應納入不帶 電的膠子∴是五個一組+4維, +4和+3的平均次元-3,符合四夸克重子的次元屬性。 |
五夸克 重子 |
-4
|
理論上五夸克重子有中性和帶電兩种,中性五夸克加計膠子是六個+5維,帶電五夸克不計膠子是五個+4維, +4和+5的平均次元-4,但是沒有中性五夸克重子的報告,五夸克重子只有三种都是帶電粒子,可能是尚未發 現的緣故。五夸克重子-4維的理由如下:目前已經發現三种五夸克重子,質量數的電子倍數是8438.4 8571.4 8708.4,換算質子質量倍數4.5925 4.6682 4.7428, 4.6682≒4.6692, 4.5925和4.7428的平均值 4.6677≒4.6692,4.6692是費根鮑姆第一常數δ,它有-1和-4維兩兼特性在"費根鮑姆第一常數的碎形解釋" /碎形三合一表有說明, δ的-4維特性可以舉証五夸克重子是-4維.δ另有-1維特性,此特性不符合五夸克 重子的理論次元-4,∵五夸克重子有兩夸克介子和三夸克重子結合的現象,介子次元-1,三夸克重子-2,平均次 元+2,五方或五角是不能二維密鋪的形狀也是+2維特性,+2維和δ常數的-1維兩种次元平均值-4,符合五夸 克重子理論次元。 |
電子 |
-5 |
𝟙.電子是輕子,屬於弱力子,弱力在"七种作用力的整合. . . "一文的歸類是+3/-5維.𝟚.電子有自旋,因自旋而有 磁性,成對的電子因磁极相反而抵消,所以未配對价電子會有磁性,次元空間理論/電荷和磁場的次元屬性 一 文主張磁場的次元屬性是-5,電子和磁性相關理應屬於-5維.𝟛. β⁻衰變是放射電子以及電流是電子流動容易 產生電子是-3維的誤會, β⁻衰變應解釋為中子→質子,電子+3/-5維⇔+3維,運動狀態是負次元故電流是-3維。 |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