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張紙可以對折的最多次數

一張紙可以對折的最多次數,筆者認為此一問題和空間次元有關所以設為專題討論。世界紀錄是使用接近4公里的廁紙對折13次,小玉折紙未使用汽車碾壓的情況對折九次,情形類似,兩者使用的紙張都是特殊長寬比例故不算數。

 

紙張材料和面積不設限,可以拼接,但是設定以下三個條件:一. 必需使用一般紙張的比例,長寬比~1.4: 1。二. 每次對折必須旋轉九十度,保持原來的紙張長寬比,不可將紙折成長條形。三.不得使用机械碾壓。則紙張的最多折疊次數只有八次。一張鋪滿橄欖球場大小的紙可以對折的最多次數是八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iZZoWiIzk這支影片第九次對折開始使用壓路機所以人工的對折方法上限是八次。

 

http://phy.tw/%E7%A7%91%E5%AD%B8%E5%AF%A6%E9%A9%97/item/273-2016-08-14-06-26-46 1:40 這支影片對折八次,因為有數次折線與長邊平行,故可以比上段影片少很多的面積得到八次對折。

 

為何限制使用一般紙張的比例,而且每次對折必需保持原來的紙張長寬比呢?因為 1.4: 1是書籍大小比例,是可以二重复制的形狀,紙張對半分割若採用這种長寬比無論分割幾次只有改變大小,長寬比例不變,所以是紙張對折的理想條件。    

 

筆者認為此一問題和空間次元有關,這話從何說起?因為波德定律R=4+3×2,n是連續正整數則2124816. . . 等數列,此數列恰好是紙張對折以後的張數,波德定律n有次元之意,同理,紙張對折產生的張數也是以2為底計算的次元數,所以對折八次是2⁸=256,紙張是256層的厚度。

 

從八冪律的觀點,+8⇔-0維,+0⇔-8維,+0維和-0維有共生關係故+8-8維也是共生關係。以行列法則觀點,中子是+0維的元素應與+8維相干,理由有以下四點:

() . 依行則法則,中子是第0則第0行元素,次元屬性+0維,依八和共生法則,+0維的八和共生次元-8維,從等分法則觀點,- 8維是9等分,中子質量是1,839倍電子,∴1,839/9=204.33204.4(鉈的原子量)

 

鉈推想是和±0維相關的數,這一點可以理解,因為鉈是第六列第五行元素,行列次元平均值5.5維相當於-5維,-5維的八和共生次元+3維,+3/-5維的三角共生次元-0維,-0維和-5維的平均次元+3維,中子質量數的1/9-0維的數因此和鉈的原子量相關。鉈是有毒金屬,從活維法則觀點,毒性次元屬性-0維,因為它的化性活潑容易和細胞結合,鉈的毒性可以証明鉈有-0維特性。

 

() . 中子質量是1,839倍電子,√1839=2.55902.5585(Ma/Z243.06/95),此關係式可以理解為鋂有類似鉈的行列次元性質的緣故,₋₀⁺³₋₅是一組三角共生關係的緣故,因為鋂是第七列第九族元素,行次元和列次元都是-1維,-1維的四和共生(逆均)次元是+3維,類似鉈的行列平均次元。

 

鋂和中子次元相關性圖解.jpg

 

元素次元:中子±0維,氫+1維,氧+2. . .+ 7/-1維,元素X +8/-0維,因為八冪律的周期性,元素X理論上會出現類似中子的次元,鉻、鎝、鋨、鋂、X這一組捺斜元素平均次元+3維,+3/-5維的三角共生次元-0維,故中子的±0維特性可經由此方式轉移至鋂,這樣可以解釋為何中子質量數的八次方根,其值相當於鋂的Ma/Z比。元素X並不存在,因為借助行列法則可以假想它的次元特性解釋等式關係。

 

() .√1839=2.55902.5620 (Ma/Z251.08/98),因為鉲是鈷、鈀、金的同一組捺斜元素,行列次元平均值+3/-5維,它的三角共生次元-0維符合中子次元。誤差的問題可以鋂、鋦、鉳、鉲的Ma/Z比平均值2.5595來解釋。

 

因為錒系元素有理由安置在第四列主過渡元素的位置,103~118號超重元素便會與錒系元素位置重疊,肉眼可以辨識的量和肉眼無法辨識的量,兩者代表的元素發生位置重疊,這樣的情形可以存在,虛與實性質不同故不違背不共容原理。          

 

周期表72~86號元素有一种排序常數是超長式周期表和長式周期表的排序比,依上段陳述,錒系元素有理由也是帶有這种常數,排序常數鋦24/10鉳是25/11,取兩數平均值24.5/10.5= 2.333 (Ma/Z比五元素平均值),鎘是第五列第六行元素,行列次元平均值5.5維相當於+3/-5維,這就意味2.333+3/-5維的常數。

 

鋂是和鋨同一組的捺斜元素,鉲是和金同一組的捺斜元素,它們的次元屬性都是+3/-5維,鋦和鉳的排序常數平均值2.333也是+3/-5維的常數,這樣可以解釋上上上段誤差問題為何取鋂、鋦、鉳、鉲的Ma/Z比平均值2.5595來解釋。若取鉲和鋂Ma/Z比平均值2.560也能解釋誤差問題,但是精準度略遜一疇。

 

() .如上所述,錒系元素也有排序常數,鐨是第七列第14個元素,假定錒系元素放置在第四列主過渡元素位置,同樣位置的超重元素是114號元素,它的第七列元素排序28,換言之,鐨有和鉛一樣的排序常數22⁸=256,八冪律是八和共生法則的準則,八維相當於0維是最高次元也是最低次元,是空間維度循環的起始次元也是結束次元。

 

錒系元素只有鐨、鍆、鍩三元素有+2价,鍆和鍩有+2价可以解釋為受制於鐨橫向關係的影響,橫向關係是一种原子序數差1的周期性,鑭系和錒系元素适用。所以+2价的重點是鐨,鐨有+2价可以它的排序常數2來解釋。

 

鐨的原子序數100,是十進位制的全滿數字,₉₉鑀是可製備量最後一個肉眼可以辨識者,相信鐨的數理和性質已經達到滿維的狀態。那麼可製備量最後一個肉眼可以辨識的元素為什麼不是₁₀₀鐨而是₉₉鑀呢?

 

以數理性質而言,100的尾數0所以它是比較像0號元素中子的性質,中子的行列次元平均值是±0維,0度空間是點,質點不占空間所以無色無味無形,100號元素鐨其實已經達到空間全滿狀態,+8±0,空間全滿等同於0維狀態,這樣可以解釋為何可製備量最後一個肉眼可以辨識的元素是₉₉鑀而不是₁₀₀鐨。

 

鐨的質量數257接近八滿維的256,可能鐨的原子量背景值是256,但是計算結果,鐨的原子量三元素或五元素平均值都比256要低,因此筆者質疑原子量的計算方式有問題。

 

原子量的計算一般採用百分比加總,但是83號以後的元素因為放射性不穩定,改用最長命同位素的質量數,細想之也不公平,因為最長命和次長命同位素半衰期可能相差不遠,如果發生上述情形應該採用百分比加總的原子量計算方式,鑀的最長命同位素²⁵²鑀半衰期471日,次長命同位素²⁵⁴鑀半衰期275.7日。

 

471/(471+275.7) =0.631252×0.631+254×(1-0.631) =252.7,按照百分比加總方法計算,鑀的原子量是252.7,鑀、鐨、鍆三元素原子量平均值(252.7+257+258)/3= 255.9256,∴鐨原子量三元素背景值≒256=2⁸2是鐨的排序常數,256就像一般紙張對折八次的層數,八次是最大限度表示空間次元的八滿維狀態。

 

鐨的原子序數100,∴鐨的Ma/Z三元素平均值是255.9/100=2.559=√18392.559也是鋂和鉲的Ma/Z常數,鐨是第七列第14個元素,錒系元素若安置在第四列主過渡位置則鐨和銅、鎘、鉈是同一組捺斜元素,行列次元平均值+3/-5維,行列次元平均值+3/-5維也是本文討論的四點理由四個元素:鉈、鋂、鉲、鐨的共同次元。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李 的頭像
    老李

    次元空間理論

    老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