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壹節】 火星和火星系統的數理

火星在波德定律的n=2表示+2維,從n+1法則觀點,+2維是三個一組大小不均,火星系統有一顆行星和兩顆衛星所以是三個一組大小不均,符合理論預期。理論上火星的衛星和火星系統的理論次元應有搭配關係,那麼這种搭配關係如何解釋?有何依据?本文主旨在討論上述推論的証据。

 

火星南北半球的地形有著強烈的對比:北半球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半球則是充滿撞擊坑的古老高地,半球形是球冠,次元屬性-3,北半球的平原又像是+2維特性。

 

從態維法則觀點,氣態是+1維,從負維法則觀點,高速流動的狀態是負次元,所以高速气流是-1維,可以被氣流攜帶的砂粒是-1維的顆粒,因為砂粒是一种固態的微小顆粒,固態屬性+3維,微小顆粒的次元屬性0維,+0+3的平均次元1.5相當於-1維,因此砂粒或粉末狀固態質點的次元屬性應是-1火星表面的沙塵暴可以當作-1維現象。

 

【第貳節】 火星的衛星數理

從半維法則觀點,-1-2的平均次元+2,火衛弗伯斯直徑22.2km,屬於負冪徑法則衛星級-1維的大小,已知同心圓的次元屬性-2,火星的兩顆衛星是同心圓軌道,內側衛是較小的圓形軌道,陽大陰小故弗伯斯的軌道特性是-2,弗伯斯-1-2維兩兼平均次元+2符合火星的理論次元。

 

₋₁⁺²₋₂ ₋₃ -0-3的平均次元+2,分維表4-3維的數,4=24恰為整數,4也是+2維的數,-3的八和共生次元+5+2+5的平均次元-3,即+2+5/-3維的三角共生次元故相容。戴莫斯的公轉火星周期1.2624日是弗伯斯公轉周期0.3189日的3.964倍,4+2/-3維的數符合火星理論次元。根維表4+1維的數,因為+1-3是四和共生的次元關係相容。

 

戴莫斯火距23,459km是弗伯斯火距9378km2.5倍,2.5在分維表介於-1維的2-2維的3之間,它的平均次元+2符合火星理論次元。火星的理論次元₋₀ ₋₁⁺²₋₂ ₋₃ 唯一未曾提及的是-0維,分維表1-0維的數,2-1維的數,1.5介於兩者之間應屬+1維的數,-0±0維,1.25介於±0維的1+1維的1.5之間應屬-0維的數,1.251.2624(火衛戴莫斯公轉周期日數),∴戴莫斯公轉周期日數是-0維的數,-0-3的平均次元+2,符合火星的理論次元,因此所有火星的理論次元補齊。

 

從負冪徑法則觀點,戴莫斯直徑12.6km屬於衛星級的-0維,符合戴莫斯公轉周期的次元屬性。火衛弗伯斯直徑22.2km,屬於負冪徑法則衛星級-1維的大小,弗伯斯公轉周期0.3189日,0.3189⁻¹=3.1358π,倒數的關係是-1維,弗伯斯火距9378km,這是行星和衛星關係的最短距离,從負維法則觀點,很短距离次元屬性-1,所以弗伯斯有上述三點理由都是-1次元屬性。

 

【第參節】 火星特洛伊的數理

火星有特洛伊小行星,L4點一顆,L5點七顆,後者是前者的七倍,等分法則七倍是+2維符合火星理論次元。次元空間理論/天文篇/特洛伊小行星的次元解釋 有提到L4L5點與火星、太陽的位置關係是兩個三方,相當於菱形配置,菱形是可以九重复制和四重复制的形狀,三方也是可以

九重复制和四重复制的形狀,如圖:

〈天文篇〉太陽系-火星系統的次元數理

從等分法則觀點,四重复制-3維,九重复制-0維,-0-3的平均次元+2符合火星理論次元。菱形由兩個三方拼湊而成,兩倍關係是-1維,菱形面積是六方的1/3,三等分是-2維,-1-2的平均次元也是+2,同樣符合火星的理論次元。

【第肆節】 結論

以下就火星系統的各种負次元和它的平均次元對應的相關數据列表說明如下:

〈天文篇〉太陽系-火星系統的次元數理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